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4月24日中午,冒着雨,院团委组织二十余名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前往位于北京市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即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一起重温历史过往、感悟五四精神。
北大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1919年5月4日,北大学子反帝大游行从红楼北面的大操场出发,由此北大红楼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管理员,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鲁迅曾在红楼任课,讲授中国小说史。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注意者在这里播撒了革命火种,使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阜外青年们首先在红楼中各个展室进行了参观,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士的书信手稿、新青年杂志原稿和大量珍贵的照片,以及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人的办公室旧址,使红楼往日的思想碰撞生动再现。
随着参观的进行,历史的日历被一页页翻开。一百年前,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的身影始终站立在伟大变革的前沿:他们喊出的口号,每每成为时代强音;他们展现的风采,往往标示着时代精神。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爱国青年与国家民族的血脉联系没有变,“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担当没有变。凝聚在五四精神的旗帜下,一代代青年在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和发展进步中,谱写了一曲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今天的我们,驻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历史时代,再回首那一百年前的风云变幻,那些勇往直前的奔放热情,那些追逐理想的执着步伐,甚至不惜生命的勇敢,依然令人感慨和赞叹。阜外青年不会忘记那划时代的民族青年救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国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
天空中虽然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大家仍意犹未尽,五四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使大家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同时,大家深知“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作为阜外青年,应始终将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五四精神”作为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党委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精神,铭记历史、勇担使命、正心修身、砥砺前行,为实现“健康中国”伟大目标不懈努力!
青年感悟
在北大红楼,我们犹如置身于百年前的北大,置身于五四运动先驱们学习、生活和求索的环境中。游历在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中, 站在他们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看着照片里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不禁扪心自问: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新时代的我们可以做到先人们的责任与担当么?我们有他们的勇气么?答案必须是肯定的!我辈青年定要向前辈们那样,胸怀祖国,心系天下,挺直脊梁,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研究生 孟 旭
研究生 刘冰洋
上一篇: 我院青年喜获院校五四青年演讲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