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在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为期半年的进修生活即将画上句号。这段美好经历,于我而言,是一次知识的汲取、能力的提升,更是心灵的洗礼。
宜人环境,暖心关怀
初入阜外,医院的环境与人文关怀令人倍感温暖,印象深刻。医院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为患者与医护人员营造了舒适的就医与工作环境。职工餐厅菜品丰富多样,价格合理,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极具人性化。医院的健身房内设施齐全,为大家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提供了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图书馆则藏书丰富,涵盖各类医学及相关领域书籍,为我们查阅资料、深入学习提供了便利。另外教育处及科室领导常常组织对进修生生活交流会和节假日的慰问关怀,使我在这有强烈的归属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种关怀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工作,让我领略到一个优秀医院的全方位魅力。
业务引领,开拓视野
毋庸置疑,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在国内外心血管磁共振诊断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科室开展的全自由呼吸心脏磁共振扫描技术,极大地提高了CMR检查效率;结构化模板的推广应用,规范了影像报告的书写,使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便于临床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科室严谨规范的诊疗流程更是令人钦佩,从病人预约环节开始,护理老师耐心细致的告知患者检查前的准备事项,医师与技师密切合作沟通,医生及时向技师反馈患者重点关注部位,合理选择最适宜的扫描序列,在诊断过程中,老师们对病史的询问极为详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无缝对接的团队协作模式,为病人高质量的诊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修期间,我参与了大量复杂心血管病例的影像诊断工作。从常见的教科书中的冠心病、心肌病,到文献中都罕见报道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每一个病例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老师们堪称匠心典范,他们水平精湛,教学更是毫无保留。科室定期的疑难病例时,陆敏杰主任总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我们发表见解,培养我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周四的业务授课内容非常丰富,让我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学科前沿。在主任和科室所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影像细节,综合分析影像特征与临床信息,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研创新,活力满满
科室浓厚的科研氛围令人震撼。科研创新在这里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科室十分重视进修生的科研培养,并将科研列为结业优秀的必要标准是一大亮点。仍然清晰的记得,入科时陆主任告诉大家磁共振影像科是一个开放科研平台,鼓励大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每月开展一次科研汇报会,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陆主任和科室所有老师的悉心帮助下,几乎所有进修老师都能确定各自的科研题目,整个科室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 “比学赶帮超” 状态。2024年共有9名进修医生以第一作者在包括《European Heart Journal》、《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等Q1区SCI期刊发表论文。
这种良好的科研氛围促使大家你追我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我也大受裨益。在陆敏杰主任、李静惠副主任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不到半年我成功发表 1 篇 SCI(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 ,另有 2 篇在投。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更让我掌握了科研思维与方法,学会从临床问题中提炼科研思路,以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实践。
珍贵情谊,四海一家
在阜外医院进修的这段日子里,我还收获了许多难忘的友谊。来自天南海北的进修同仁们相聚于此,我们有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共同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紧密相连。我们一起在科室里探讨病例,交流经验;在休息时间分享家乡的故事,感受彼此的文化。这段因进修而结缘的情谊,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的这段进修时光。感谢所有同学的陪伴,祝你们前程似锦!
感恩回望,展望未来
回顾这段进修历程,我心中充满了对阜外医院及磁共振影像科全体老师的感激之情。是他们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让我在医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想说,这里值得每一位有志向医学同仁前来交流、学习。未来,我将带着在这里收获的知识、精神以及珍贵的友谊,回到自己本职岗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将阜外精神发扬光大。
在此,借着蛇年新春的到来,我代表2024年共80余位进修医生,衷心感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提供的广阔学习平台,感谢陆敏杰主任、赵世华主任及所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感谢教育处所有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与支持。祝各位老师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事业蒸蒸日上,祝阜外医院继续在心血管医学领域创造新的辉煌!
祝令称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