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
[科室特色]
我院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由多位具有多年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内分泌专家组成。本中心包括病房、门诊和实验室三部分,主要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低血糖症和骨质疏松等各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冠心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亦擅长诊治合并心脏病的甲状腺疾病。
本中心特色治疗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使近50%的患者在多年内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而血糖维持接近正常,这对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将十分有利。该中心还应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加强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使血糖能尽快平稳达标。中心将开展葡萄糖钳夹技术项目,使患者了解自身胰岛素抵抗状况,进行个体化的降糖治疗。医务人员还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及咨询活动,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和长期随访体系,做患者的健康守护人。
在科研方面,中心专家具有承担国家、部委以及国际合作糖尿病研究项目的经验,由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参与和主持的“大庆糖尿病预防20年跟踪研究”与美国及芬兰的同类糖尿病预防研究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对世界糖尿病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
另外,该中心其他成员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和预防、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等研究领域,亦获得多项科研基金,并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居国内领先水平。
[培养计划和目标]
1. 掌握糖尿病的规范化及特色治疗,了解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
2. 掌握内分泌科常见病、少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 每周安排中心主任学术查房、教学查房及科内讲课,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
4. 进修一年的医师,安排8个月病房、3个月门诊、1个月实验室或临床研究;进修半年的医师,安排4个月病房、1个月门诊、1个月实验室或临床研究。进修期间如有学习心血管内科的医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安排1-2个月心内科学习时间。
5. 对于仅能短期进修的医师,本中心特别安排了3个月的短期进修,进修安排为均在病房学习。
6. 参加临床研究,可参与论文发表。
二、冠心病中心
[科室特色]
阜外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依托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冠心病专业研究中心,数十年来在冠心病的研究、临床和教育方面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介入治疗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推广等多项奖项。阜外冠脉介入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走向国际舞台,多次在美国TCT、欧洲PCR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国际介入会议上现场转播,并获得成功和广泛赞扬。
阜外介入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高润霖院士的带领下,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基地之一。秉承科学严谨、学术至上的工作理念,阜外介入历来以操纵规范著称全国。在各种复杂病变治疗方面,阜外介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批擅长于处理复杂病变的高级专家。
得益于操纵规范和技术进步,阜外介入持续发展,手术数量占全国之首。作为冠心病培训基地,阜外介入毫无疑问地能为前来学习的学员提供最多的操作机会和学习空间。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为全国上百家医院培养了数百名冠脉介入医生(其中不乏全国知名专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一个教学团体,师资队伍优势明显,为全国之最,从客观上为培训基地的教学提供了保障。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包括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和病例讨论以及多期冠脉介入学习班,定会为学员创造“院校”式的学习环境。
[培养计划和目标]
冠心病临床专业培训项目:为不同级别的医院培养冠心病诊断治疗的专门人才。
培养对象:县、市及省级医院的高年住院医生或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专业三年以上,期望未来在冠心病的临床和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培养内容:
1. 了解专业发展:参加中心主任的学术查房和各病区的常规学术讲课。
2. 规范临床工作:参加冠心病中心所属的监护病房及冠心病专业普通病房的教授查房,参与病房常规临床工作,了解阜外工作流程和常规。
3. 学习基本技术:与冠心病诊疗相关的技术如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床旁临时起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床旁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救治、各种床旁快速诊断技术等。
4. 聆听冠心病专业前辈及大师声音。
5. 从事临床研究:阜外冠心病中心承担了大量研究项目,同时具有大量病例资料,学习者可以参与部分课题的研究,或指定导师,以研究生培养的形式立题研究,研究结束后撰写文章并发表。
培养目标:专科进修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培训,能够全面了解目前冠心病的诊疗状况,熟练掌握冠心病的基本诊疗技术,规范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流程,提升当地冠心病诊疗的水平,并为进一步工作打好基础。临床访问学者经过一年严格的培训,除了达到上述目标外,在科研水平方面有所提高。
三、肺血管病中心
[科室特色]
肺血管病中心成立于1972年,设有一个专业病区,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肺血管病专业临床诊治中心。在国内最早开展肺动脉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病的诊治与研究。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各种肺血管病诊治技术包括右心导管术、肺动脉造影术、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肺栓塞导管消融术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牵头承担国家“十二•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肺循环疾病及其心功能的研究”和“提高肺动脉高压诊治水平的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等,病例资源丰富,每年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各种肺血管病患者3000多例。专业病区除收治肺血管病患者外,还收治其他各种心血管病患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各种疑难心血管疾病等)。病区每周查房包括主任医师查房、病区主任查房及以程显声教授为首的中心主任、专家教授联合查房,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追踪国际最新前沿知识。肺血管专业病区一直是进修医生最受青睐的病区之一。
肺血管病中心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肺动脉高压规范化诊疗基地和制定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临床路径专家委员会,不仅拥有丰富的病例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且与院所外科、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兄弟科室密切合作,形成了强大的综合诊治实力。肺血管病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最佳切入领域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是培养我国肺血管病专业项尖人才的摇篮,是心血管病专业、呼吸病专业、急重症专业医师理想的肺血管病专科进修基地。
[培养计划和目标]
肺血管病专科进修生将接受院所统一安排的心血管病内科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三分之二时间安排在专业病房临床实践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安排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急重症病房参观学习;参加肺血管病介入诊治学习。此外,还将免费参加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学术会议和全国肺血管病进展学习班,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进修结业并考核合格,由院所签发统一的专科医师结业证书。
四、急重症中心
[科室特色]
急重症中心是阜外医院的特色中心之一,由急诊室(ER)、心内科重症监护室(ICU)和急诊病区组成,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病急症和疑难危重的抢救、诊治和研究。中心学术氛围浓厚、学习资源丰富,已成为国内著名心脏急重症临床、研究和教学基地。
急重症中心配备有现代先进医疗抢救、辅助设备,构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学习平台。中心承担着多项国际协作课题以及国家、部委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已经成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新药评价和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基地。中心汇集众多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以及一批中青年骨干。他们具有丰富临床、科研和教学经验。
[培养计划和目标]
目标:通过管理病人和临床教学全面掌握心血管病急重症的抢救、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涉及病种几乎包含了心血管内科各领域。重点是心肺复苏、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如主动脉夹层等、肺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血管重症的诊治,了解当今心血管病专业指南的治疗理念,掌握救治方法,包括药物及非药物(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循环装置、血液滤过、呼吸机应用等)治疗手段。加深对有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对心血管病急重症治疗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计划:在我院心内科急诊室轮转2个月、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轮转1个月、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轮转1个月、急诊病房轮转1个月、普通病房轮转1个月。每位进修医生每个月分管6-10个病人,参与诊断治疗全过程,参加每周2-3次主任查房,参加每周的专题讲座和定期的病例讨论会,参加由我中心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病急症处理专业指南研讨班”以及中国心脏大会心血管病急重症专场。相信通过心血管急重症中心学习会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五、心律失常中心
[科室特色]
心律失常中心是我国心律失常领域唯一的专门研究机构和临床诊疗中心,是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培训中心, 每年分两批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进修人员40余人,同时也为印度、越南、泰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培养专业电生理人才多人。中心目前拥有3个专业病房,三个专业EP导管室,一个专业起搏器随访中心。
电生理研究室建于1981年,其前身是心电图室。该室自1956年即陆续开展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工作。196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永久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至今已安装三千余例,为国内最大系列。1973年用自制的前极放大器经导管第一次记录到希氏束电图。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各种新型起搏器均在国内首次应用。1983年安装了国内第一台双腔起搏器和国内第一台频率应答式起搏器。1985年安装了国内第一台抗心动过速起搏器。1989年和1990年国内率先开展经冠状动脉化学消融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试验研究。1990年国内首次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治疗顽固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1991年广泛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旁道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国内首先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国内首次自行安装埋藏式自动除颤器(AICD)。本中心与全世界知名心律失常研究中心保持常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诸多教授多次在著名国际专业学术大会上受邀主题演讲或工作介绍。中心EP导管室配备有目前全球最全面的标侧系统,包括接触式电解剖标侧系统(Carto)和非接触式标侧系统(Ensite),广泛开展各种疑难心律失常的标侧和消融,包括房颤及器质性心肌病性室速(ARVC),已跻身国际大型电生理中心前列。
[培养计划和目标]
计划:遵守导管室的行医规范;指导起搏器的安装术及射频消融术;每位医师轮转病房,能够正确书写病例,了解病人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定期讲课:每周三晚由科室临床老师为进修医师讲课,基础知识及临床经常遇到的内容。
目标:在心律失常中心学习期间,能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5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25例以上,可以从事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射频消融的诊治工作。
六、高血压中心
[科室特色]
高血压中心依托其自身能力建设和全院的综合学科优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该领域最大的诊治中心之一,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高血压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在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血压中心现有床位40张,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20余名。已开展动态血压监测、四肢血压、动脉硬度及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睡眠呼吸监测等,为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开展呼吸机压力滴定和试戴指导。高血压中心依托医院检验科及核医学科进行血尿儿茶酚胺、尿变肾上腺素(MN)和变去甲肾上腺素(NMN)、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尿醛固酮、尿游离皮质醇等特殊化验检查,以及131I-间碘苄胍(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了多例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中心诊治的大动脉炎病例数目前居世界第一,与核医学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利用18F-脱氧葡糖正电子发射成像(18F-FDG PET)技术,对大动脉炎进行早期诊断,对疾病活动性进行监测,对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进行鉴别,大大提高了大动脉炎的诊治工作水平。高血压中心开展继发性高血压的基因诊断工作,已为多名疑难高血压患者查明致病基因并进行了有效的针对性治疗。高血压中心在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嗜铬细胞瘤(含副交感神经节瘤)、肾素瘤等继发性高血压诊治方面,已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血压中心围绕继发性、疑难高血压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级和医科院校奖。
在教学方面,病房安排对每一轮来高血压病房轮转的本院和进修医生进行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教学查房和讲课,每月就高血压及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及诊断治疗进展开展讲座3-5次,使各位医师掌握高血压规范药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周围血管病诊治,大动脉炎规范激素治疗等。
[培养计划和目标]
1. 掌握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 掌握主动脉夹层的内科保守治疗
3. 掌握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了解高血压治疗的新进展
4. 掌握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5. 每周科内讲课2次,以高血压、冠心病专业为主
6. 安排进修医师参观大血管介入过程,每人应1-2次
7. 轮转高血压病房3个月,其他病房3个月
七、心力衰竭中心
[科室特色]
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心力衰竭中心,其所属心力衰竭监护病房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的心力衰竭监护病房。心力衰竭中心具有一支技术全面的医疗和科研团队,心力衰竭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心力衰竭的科研项目,是我国心力衰竭新药和新器械的临床研究和评价平台,先后参与、主持并高质量完成了多项心力衰竭新药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评价研究。重点在于多学科协作诊治疑难心力衰竭患者和危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并重视心力衰竭的社区防治、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以及心力衰竭的基层医生培养等。对各种类型的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缺血性心衰、瓣膜性心脏病心衰、心力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的诊治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秉承科学严谨、学术至上的工作理念,注重教学,每年定期举办全国心力衰竭基层医生培训班和全国心力衰竭骨干研讨班。承办CHC心衰论坛。目前是国内著名的心力衰竭临床、研究和教学基地。
[培养计划和目标]
通过实地管理病人和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参与诊断治疗全过程,力求全面掌握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病急重症的抢救、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加每周2-3次主任查房,参加每周的专题讲座和定期的病例讨论会。可免费参加心衰中心举办的上述学术会议,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进修生作为心力衰竭诊治病房住院医师工作共3个月;内科其他病房(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肺血管,急诊,ICU,CCU等病房)3个月,每个病房1个月。进修结业并考核合格,由院所签发统一的专科医师结业证书,优秀者可参加我科室临床研究工作。
八、血栓性疾病诊治中心
[科室特色]
血栓性疾病诊治中心于2013年成立,由专科门诊、病房和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栓与血管生物学研究室组成,诊治与研究领域包括肺动脉高压、动静脉血栓栓塞等。本中心科研力量雄厚,牵头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肺动脉高压、血栓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方面均居全国领先水平。目前肺血管疾病及血栓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全国很多不同级别医院临床医师对肺血管及血栓性疾病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强,因此有必要为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医师提供一个专业进修平台。
[培养计划和目标]
每期进修时间为6个月,一年2期,其中3个月安排在血栓诊疗中心病房承担住院医师工作;3个月时间由内科统一安排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急重症中心等病房轮转,每个病房1个月。通过理论教学及临床工作,进修医师能够掌握规范的肺血管及血栓性疾病诊断流程,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熟悉CTPA、肺动脉造影等专科诊疗技术,了解专科常用药物包括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新型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等,达到独立诊断和治疗肺血管及血栓性疾病的要求。我中心进修医师可免费参加每年举办的长征之路全国肺循环与血栓性疾病学术会议,获得国家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
上一篇: 输血科招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