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于海淀医院心脏中心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四月底我们病房被改建为阜外分院26病房,来自阜外和海淀医院的医护人员走到了一起,开始了精诚合作。 你看,这是我的家,环境还不错吧,我们的主任--楚建民主任,负责病房的管理与运营,护士长--孙翠兰,负责病房的护理管理。 主任在工作时严谨、认真、细心,医疗上不允许有任何失误,服务上绝对要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病房有重症患者,他总是要等到患者病情平稳了再回家,回到家了还不放心,深夜还要打电话问问患者的情况,问问患者的休息情况,再问问医护人员冷不冷,热不热……他就是这样的尽职尽责,闲余时他还会跟我们说说笑话,跟大家聊聊天,很关心我们,就像一个仁爱的长者。 护士长总是慈爱的对我们微笑,要不是她戴着多那一杠的护士帽,说上句严厉的话,你根本看不出她是领导,她平易近人,对每个人都很博爱,从不斤斤计较;她工作很辛苦,早来晚走,穿梭于病房之间;她心思细腻,患者的每一个需求,甚至是心理动向她都会事先察觉,她说这是经验;她从没有领导架子,不会在一旁指手划脚让你去干这干那,有时候看你身体不舒服,还会让你去休息一会儿;当然我们也有出错的时候,但你听到的不是严厉的批评,她会帮你分析问题根源,告诉你正确的方法,帮你改正。她就像我们的大家长,永远对我们微笑,指导着我们工作,关心着我们生活,监督着我们成长。 马文静---我们的带教老师,大家都很喜欢她,她长得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秀气、文静,说话柔声细语,笑起来甜甜的,很可爱,她经常给我们出考题,一考起试来就不一样了,她很严厉哦,不过我很佩服她,因为她工作井井有条,尤其是讲课,简单易懂,紧扣临床。她虽然很年轻,但知识很丰富。她是我的楷模。 当然最初合作时我并不是这样了解我的科室和我的领导,刚开始我被分配到监护室,工作时间要加长,工作强度要加大,工作模式要改变,这都需要我去适应。我不知道是否能适应新的政策、新的领导、新的老师、新的同伴、新的......一切都是新的,我就像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有些茫然与兴奋,还带点儿新鲜感,也许是工作太久的一成不变,太过于局限于某个模式,让我变得有些懒惰了,而当一些新鲜的事物,正确的理念,创新的模式跳入我的工作中时,我不但没觉得太疲惫,摸不着头绪,反而觉得有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使我又有了对工作的热忱,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原来改变并不是那麽可怕,新的尝试又激起了我工作的热情,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原来是那麽神圣而又伟大,简单而又快乐!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新的管理方法很是人性化,精细到每一个细节,会切身的为患者着想为我们着想---病房的地面滑不滑,工作区物品怎样放置更合理,大家操作使用是不是更方便,休息区的物品是否齐全,楚主任、孙护士长多次与我们谈话,集思广益,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让我们能够心情愉快地工作。领导总是这样问我们:“你们觉得这样怎麽样?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从不命令,让你觉得我们都是平等的,有同样的尊严和地位。这就是我要的---工作忙、累、苦,不怕!因为我们年轻,这些都是我们要经历的,我们不再互相揣摩心思,不再有你哪怕为这个集体付出再多也没有人认可你,反过来还要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来苛刻你而苦恼。现在我会觉得我们是朋友,我们可以推心置腹的攀谈,我们在并肩作战,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新的工作流程不再那麽繁琐,但细致又不失原则,让你觉得粗中带细、心思缜密,这样我们就会减轻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但又确保了患者安全。这样就够了,一方面抓住了你的心,一方面规范你的行为,这样才叫工作。 工作起步很艰难,我们都知道;领导很不容易,我们也知道;现在挣的钱少,我们更能理解。但我们不会放弃,对我们的领导---我们有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带领我们稳扎稳打的前进;对我们自己---我们更有信心,因为我们在努力的工作,勤奋的学习,我们有精湛的医疗,细致周到的护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这样努力,我们总有一天会成功。让我们用心守护患者的健康! 海淀分部26病区 吕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