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掌上阜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我要挂号
意见信箱
我要求职
我要进修
志愿服务
返回顶部
  • 天使多姿
  • 与时间赛跑 创造生命奇迹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简称CCU,虽然只有十几张床位,但这里每天都在经历生死火线考验。不在医院工作的人一般都不了解它,只有当患者脱险康复之后人们才会逐渐了解、认识它的存在。岁末年初之际,我院CCU经过45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救治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室颤、心源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创造了与病魔争夺生命的奇迹。 2005年12月21日,患者张某某,男,56岁,因出现胸痛乘出租车来院急诊途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约5分钟后送到急诊室,心电监测证实为心室颤动,经积极的心肺复苏,加之在呼吸机辅助呼吸、IABP支持下,戴军副主任医师果敢地对该患者实施了急诊PCI治疗。术后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收入CCU。 因患者在入院前心肌梗死并发休克时间较长,入院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严重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病危症状。面对垂危的生命,全方位以病人为中心在CCU陈纪林主任领导下,立即组成了由吴元主任、康连鸣副主任医师、罗彤主治医师、冯广迅医师及赵冬云护士长的抢救小组,高度重视患者,积极开展抢救工作。患者在抢救期间,多次出现病情突然恶化,肾功能衰竭加重、肝功能损害并黄疸、严重肺部及全身感染并出现ARDS,面对此种状况CCU多次请内科主任联合查房协同并肩作战,在高润霖院士、陈在嘉主任、程显声主任等多位资深专家关怀和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病症制定了多种抢救方案。抢救小组对患者出现的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严重感染性休克及精神症状,请来院外专家多次会诊,采取措妥善施,控制患者的症状。在抢救期间患者应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IABP支持治疗及血滤治疗,同时患者又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躁动不安,根本不能配合治疗,为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CCU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并逐一落实。大家集思广益将所学护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并将治疗效果及时反馈医生。精心的护理,恰当的措施使患者在卧床的45天中从未出现皮肤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不仅是对我们全科医疗、护理技术服务的一次全面考验,也是全体医护人员用“心”守护健康的表现。 经过CCU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的救治下,患者逐渐转危为安。在长达45天日日夜夜的抢救中医护人员床旁守护,细心观察每一处病情细微变化,医护工作者良好的配合,使患者平安渡过了危险期,严重感染得到控制,生命征平稳,心、肺、肾、肝功能好转,消化道功能改善,脑神经功能逐渐康复,神志由昏迷到躁动,由躁动恢复到清醒,开始配合治疗,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知,对问题能正确应答,可以自主进食,能在床上、床旁活动。此类急性心肌梗死伴长时间休克抢救成功的几率非常小,其间又经历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患者的成功救治是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案、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各级严格管理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我们CCU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范。面对患者危重的病情,各级医护人员契而不舍以强烈的责任心,每时每刻注意病情的发展,准确果断的开展救治工作,大胆探索科学的诊治。大家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医护团结协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患者救治中去。患者的成功救治,为将来类似的病例抢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之所以获得成功,是我院长期坚持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 的理念,得到生动的展现。同时也是2005年落实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管理年活动的具体体现。通过高质量的医疗,爱心、耐心的服务,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医患关系得到了和谐发展,患者的利益得到了根本的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是靠过硬的技术、过关的质量、到位的服务作保障。回顾45天的短暂历程它只是我们工作一个小片段,做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默默奉献是他们的天职,因为他们深知“心”的位置,并用心守护责任。患者好转出院又迎接新的患者…… 明天会遇到什么样的患者?怎样的病情?谁也不知道,但我们CCU的工作就是这样—永不言弃。 CCU病房供稿